海尔手机发展史_海尔手机发展史简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海尔手机发展史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海尔手机发展史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想知道大家20年前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2.海尔品牌的发展史~

3.海尔目前总共有几个发展阶段?

4.海尔励志创业史

海尔手机发展史_海尔手机发展史简述

想知道大家20年前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二十年前用的是西门子和阿尔卡特的手机,典型的功能机,单色LCD屏幕,信号不错,质量很好,摔了很多次,基本上没有维修过,记忆犹新。

       你好,20年前就是2000年,那时候手机的品牌还是很多的。

        诺基亚在2000年上市了一款手机,叫做 诺基亚3310 ,累计销售量高达1.3亿台,看到时,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个销售量,即使放到现在来说,也是很可观的。

       诺基亚的首款搭载赛班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诺基亚7650 则是在2002年诞生的,这时候,智能手机开始进入大众的事业。这 款手机不仅是诺基亚第一款赛班智能手机,还是一款滑盖手机、第一款五维摇杆手机,还是诺基亚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

       摩托罗拉也是大家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时间追溯到2000年,那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很多款手机,估计有22款,包括比较有名的 V998 和 V998+ 。

        它们中间有翻盖的,有直板的,反正模样各异,那时在手机行业里面,和诺基亚一起数一数二。

        我老妈当初就是买了一个V998,所以我对这款手机记忆深刻。

       那时候三星也开始在手机领域发力,于2000年推出了多款手机,包括A188 , A288 ,A2000, M188等。

       当然,这些手机在整体感观上也具备那时代手机的鲜明特性,但三星几乎都是翻盖的手机。

       波导手机:

       波导MC938

        波导RC918

       海尔手机:

        海尔H7930

        海尔H7988

       康佳手机:

        康佳当年的手机不也少,包括康佳3218,康佳3318,康佳3219等。

       从上面不难看出,那时候还多是绿屏功能机的时代,智能手机也只是在雏形中,那时候普遍是2G网络,大家对手机的用处还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随着时代的发展,5G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但20年后, 手机行业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摩托罗拉 西门子 诺基亚 松下 索尼爱立信

        20年前,老手机早就拿去换盆换碗了,不然还可以拍张照片给你看看。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爸的 诺基亚 翻盖手机,那时候老潮流了,一翻开盖就亮了,觉得特别神奇,合上手机盖,盖上还能够显示时间。翻盖手机也不流行手机壳,有些人原本红色的手机,总是能用到手机变成银色。

       我妈用的那手机真的特别金典,我经常用来玩贪吃蛇,好像用了四年,居然一点都不卡,还不会提示内存不足,太神奇了。不过就是到后来,返回键给按凹陷进去了,抠都抠不出来。现在想想,觉得挺 搞笑 。

       20年前人们用的手机品牌一般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品牌,差不多都是小直板机。

        那时候看着别人腰里挂着手机,很羡慕,因为我自己还在用BB机,来了信息还要到处找公用电话。

        那时候还在天津打工,晚上下班后就爱和工友们去手机店看手机,几个月后我的师傅买了一个二手的爱立信T28,可能是花了七八百元,还有同事买了一个二手的诺基亚可能是3310,当事拿着手机在我们宿舍里牛极了,我们有事打电话都不敢借,怕给人家弄坏了。

        可能是2002年,到了年底开了工资,我去市里营业厅一狠心买了一台摩托罗拉V998,还买了一张中国移动的卡,那时候这款手机是一千多元,他是一款单色屏幕的翻盖手机,带两块电池,那是我的有生以来的第一台手机,当做宝贝,爱不释手啊,还配了两个皮套,打电话不用东奔西跑了。当时也算是比较好看的一部手机,用着一直没有出问题,后来给了家里人用了,几经辗转,几年后没人用了我有收回来了,现在还保存着,就是电池换了,两年前在网上买了一块电池,现在还能开机呢。

        这台摩托罗拉V998手机算是最经典的翻盖手机了,用了3年多,它记载了我太多的回忆,当初的好时光现在只剩下了回忆,回忆再美丽也是曾经了,青春已不再,人生还需努力。

       摩托罗拉手机模拟机,电话号码段位是9(9090389)字开头的,俗称大哥大。那是这种手机,有个专用包包装着,天线露在外边的,包包上有个提手。

        摩托罗拉,波导,三星,索尼爱立信,诺基亚,飞利浦,科建,

        西门子,小时候的回忆,里面有个迷宫 游戏 。

        西门子,摩托罗拉,爱立信。我的第一款手机,西门子,没用过摩托罗拉,因为当时的摩托罗拉属于高端货,用不起,

        20年前我10岁。我只能说我18岁那一年的第一部手机,那使我记忆犹新。那是我高考结束后,我妈亲自跑到我们村卖手机的店铺里花了300块钱给我买的诺基亚黑色的按键式的蓝屏小手机,当时真的非常高兴,拿着手机倒腾了好几天,反复的听手机里那些为数不多的铃音。那款手机一直伴随着我到了大三那一年,如果不是因为一次意外,或者它会陪伴我更久,记得那次高中同学叫我出去玩,然后我们到了一家饺子馆吃饺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把醋掉在了手机上,当时年少无知,看着手机能正常使用就没管,谁知道当天晚上回去就充不了电了,后边才大概知道原因,估计是醋有腐蚀作用,把手机内部的电路板给腐蚀掉了,至此我的一生第一部手机就告别 历史 舞台了。现在想起来确还有一些怀念,怀念的并不是手机,而是手机带给我的对父母的爱,牵挂,异乡的相思,现在才对乡愁这种 情感 有了很深的体会,我从2008年上大学到现在已经离乡12年了,走到哪了都觉得故乡的山水,妈妈的味道是我不能割舍的情愫。

海尔品牌的发展史~

       1992-1998 1997-09 1997年9月,以进入彩电业为标志,海尔进入黑色家电、信息家电生产领域 与此同时,海尔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先后兼并了广东顺德洗衣机厂、莱阳电熨斗厂、贵州风华电冰箱厂、合肥黄山电视机厂等十八个企业,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7-02 1997年2月,莱茵河畔掀起海尔潮,海尔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海尔向洋人颁发产品经销证书的消息,不仅使中国人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更标志着海尔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1996 海尔产品在市场上连续获得“最受消费者信赖的轻工产品”称号,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与首选品牌。 1996-06 1996年6月,海尔获得美国优质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个人被授予五星钻石终身荣誉。海尔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消费者的忠诚与美誉。 1995-07 1995年7月,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输入海尔文化,盘活被兼并企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展 1995-05-22 1995年5月22日,海尔集团东迁至刚落成的海尔工业园,拉开了海尔二次创业——创世界名牌的序幕。 1994 海尔园建设日新月异,新项目边施工、边建设、边投产。 海尔超级无氟电冰箱参加世界地球日的展览,成为唯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环保产品。 1993-11-19 在海尔园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启动。1993年11月19日,海尔冰箱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1992-09 1992年9月,海尔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海尔已成为合格的世界级供应商。 1992-05 1992年5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海尔抓住机遇,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征地800亩,建立了海尔工业园

海尔目前总共有几个发展阶段?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工不到800人,现在海尔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群,职工2万多人。

        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厂,并实现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干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目前,海尔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0000多个营销点,海尔发展的目标是本世纪初进入世界500强,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从海尔集团美国建厂看海尔国际化战略

        海尔创本土化海尔名牌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本土化认知阶段、本土化扎根阶段、本土化名牌阶段。

        这就是海尔走向世界的"三部曲":

        第一步,按照"'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知名度";

        第二步,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开办海外工厂,打"信誉度";

        第三步,按照本土化的方针,实行"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打"美誉度"。

        第一步是播种,第二步是扎根,第三步是结果。

        "三部曲"是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海尔人对国际化经营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海尔励志创业史

       从海尔发展历史看,共经历了四个战略发展阶段:

       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只做冰箱一种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hei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至今)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海尔励志创业史,希望能帮到你。

       

海尔励志创业史

        张瑞敏,山东莱州人,全球著名企业家,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张瑞敏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在张瑞敏的创业路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特别值得创业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学习和借鉴。

        经典故事一:砸冰箱

        1985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有缺陷的冰箱还有76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以是760台、7600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张瑞敏有着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只有严格要求,企业才能朝着正规的方向迈进。

        经典故事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把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红星电器本来和海尔一样在青岛市是重点企业,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在海尔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时,红星电器却亏损1亿多元,资不抵债。

        此时,在张瑞敏面前摆着一个艰巨任务:如何操作?如何发展?于是,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星电器失败于何处?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员工问题?而他认为:?红星的失败,不是少技术,也不是少资金,更不是员工不好,关键是管理不到位,职工凝聚力差,缺乏将现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灵魂。而海尔员工、干部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形成了海尔文化。因此,我们当前的紧迫工作就是将海尔文化输入到红星。只要思想认识一致了,统一了,一切都好办。文化是企业灵魂,无形资产可盘活有形资产,红星必然重生。?

        海尔经受住了这个文化兼并成败的考验。在划归第二天,杨绵绵就率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的管理人员进驻红星,实施?文化先行?的管理理念。随后,张瑞敏又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管理心得体会。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目标是2~3年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最终是国际名牌。

        三个月之后,企业扭亏为盈,现在,海尔洗衣机已经成为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和第一制造商。

        1998年3月,?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张瑞敏应邀去哈佛讲这一课,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却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经典故事三:在美国建厂

        1999年,张瑞敏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生产家电。一石击起千层浪。国内很多人认为海尔是在盲目扩张,而为其担忧,甚至不少人明确对此持批评态度。人们批评的依据,就是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劣势在于人力成本高而且市场饱和,去美国无异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有本杂志以《提醒张瑞敏》为题,为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前景担忧。

        可是,海尔决策层却像?下雨打伞?一样认为去美国办厂是理所当然的事。?到美国建厂有风险;但是不到美国建厂是否就没有风险?!?海尔人要在风险中抓机遇。

        当然,敢于冒风险不等于没有预防风险的措施。在这方面,海尔做了充足预算:在市场方面,海尔的理念是?先有市场,再建工厂?。当时的海尔向美国出口冰箱已经达到50万台,而实际上达到29万台,就可达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

        在成本上,美国劳动力年薪2.5万美元,中美两地工薪差别达到8~10倍。但海尔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一是中国低工薪优势其实完全被运费抵消了,而且今后运费有走高的趋势。二是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就地收集信息,就地技术开发。三是可以节省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时间30天,另外又节省从接订单到生产的30天,这对生产需求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四是?美国制造?的标签是个卖点,对美国零售商很有吸引力,可以平等地与美国企业竞争,其优势是很大的。

        如今在美国,年轻一代都知道海尔是一个很好的家电品牌,已经不知道它是来自中国的品牌,海尔品牌正在成为美国本土的品牌。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起航,海尔的国际化行动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航者。

        经典故事四:砸仓库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了,但在中国市场,当时还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来,至少在家电市场还看不出这种迹象。尽管如此,当时的海尔正在张瑞敏的主导下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海尔的品牌价值

        2016年6月22日,全球顶级品牌研究与评测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第十三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海尔集团以2218.65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十三年蝉联家电行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同比提升50.4%。

        2015年11月19日,百度营销研究院发布2015年度上半年品牌数字资产榜榜单,共涉及42个行业、千余品牌,海尔以11335MB的品牌数字资产数位居家电品牌榜榜首。

        2015年9月17日,2015(第21届)中国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揭晓,海尔以1288.6亿元的品牌价值居榜首,这也是海尔连续14年蝉联榜首。另外,海尔集团旗下独立子品牌日日顺也榜上有名,排名第24位。海尔集团是唯一一个两个品牌进入百强的公司。

        2015年6月16日,全球顶级品牌研究与评测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海尔集团以1475.59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十二年蝉联家电行业榜首,品牌价值同比提升42.3%,排名同比提升6位,是榜单排名前50品牌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牌。

        2015年5月28日,全球领先的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发布了2015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海尔集团品牌价值达到78.79亿元,较2014年增长8%,连续4年蝉联家电行业品牌第一。

        2015年01月27日,海尔集团以19.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荣登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较去年增长34%。自2001年以来,海尔连续5次荣登该榜单,本次排名相比去年提升了7个名次。

海尔的发展理念

        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当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才?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2、授权与监督相结合

        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

        ?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升迁靠竞争?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更为明确的竞争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顺着这个体系上来,让每个人既感到有压力,又能够尽情施展才华,不至于埋没人才。

        ?届满应轮岗?是指主要干部在一个部门的时间应有任期,届满之后轮换部门。这样做是防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部门工作没有新局面。轮流制对于年轻的干部还可增加锻炼机会,成为多面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

        3.人材、人才、人财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为如下三类:

        ? 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称?生死时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没有这个时间。

        ?人才?的发展是?人财?。?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为企业带来财富;作为最起码的素质,?人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了企业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光有企业文化还不行,还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人财?。

        无论是经过雕琢、可用的?人材?,还是立刻就能上手的、好用的?人才?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寻求的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财?!

        只有?人财?才是顶尖级人才!来了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要充分发现、使用?人财?。

        4.今天是人才,明天未必还是人才

        人才的定义,就要看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每一位海尔人都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海尔人应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永远的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在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挑战的过程中就会彷徨、动摇。每个海尔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定要和海尔创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好了,今天关于“海尔手机发展史”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海尔手机发展史”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