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码相机CCD1/1.8英寸400万像素和CCD1/2.5英寸1000万像素哪个效果好?

2.索尼相机红灯亮下 拍的时候是干嘛的

3.什么是AiAF对焦方式

4.baidu问问问.../懂相机的朋友狂进..!

佳能s45_佳能s45像素

呵呵,你想问的是单反相机吧!

Canon佳能公司于1959年起推出第一款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Canon Flex型。

此外,多一点佳能的历史发出来,可以了解一下!

佳能公司成立于1933年11月,当时名为"精机光学研究所"。1934年,一群年轻人在东京仿制德国莱卡照相机,研制了日本第一架35毫米焦点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型。1935年又推出一款35毫米焦点平面照相机Hansa Canon型,同年佳能的商标"Canon"正式注册。1937年8月10日正式成立"精密光学工业公司",1947年8月15日改名为"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佳能(Canon)是日文"观音"的罗马字(Kwanon)演变而来。半个多世纪来,随着佳能新一代照相机的不但问世,佳能创造了世界照相机发展史上无数第一,"佳能"照相机品牌成为世界照相机最著名品牌之一。

Canon佳能公司于1959年起推出第一款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Canon Flex型。经过多年的研制与开发,11年首次推出专业级135单反机F-1型,以及配套的FD镜头。这款以结实耐用著称的高级专业照相机,能适合在-30℃和60℃的环境下使用,而这款照相机的快门经受了十万次无故障的考验,并用先进的超薄型钛金属横走式帘幕快门。这架设计精良的专业照相机一上市,轰动了整个摄影界。

16年3月,佳能公司推出全电子化的Canon AE-1型,首次用“速度先决、光圈自动”的自动曝光模式。AE-1型是世界上第一款内置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全电子照相机,在市场上独占鳌头。

1981年,佳能公司推出改进的Canon New F-1型,这款性能出众的专业照相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当长的时间,成为许多专业摄影师的武器。

1986年,佳能公司推出了T系列中档次最高的T90型,除自动对焦外,照相机的其它功能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例如首创了快门后帘同步闪光。T90型是当时技术最为先进的手动对焦35毫米单反式照相机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35毫米单反机进入自动对焦(AF)的时代。1987年佳能公司推出全新卡口的EOS(Electro Optical System的缩写)系列,意为“电子光学系统”。与其它AF照相机不同的是佳能公司将自动对焦驱动马达装在镜头内,提高了自动对焦的速度。以后为其它照相机厂效仿。1989年,推出EOS系列中的顶级专业照相机EOS 1型。而在1987年到1989年的二年时间内,佳能公司连续推出了六款AF单反机,EOS 1型的推出,确立了佳能公司在AF专业单反机的主导地位。1994年,推出第二款专业顶级机EOS 1N型,刚进入二十一世纪,2000年又推出第三款专业机EOS 1V型,成为佳能AF照相机的旗舰。

在35毫米AF单反机的研制开发过程中,佳能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而每一款新机型的推出,总会让人们惊喜。1992年推出EOS 5型,首次用眼控对焦新技术,一上市就引起极大轰动。1998年,佳能公司推出的第三款眼控对焦照相机EOS 3型,该机用45点眼控对焦,45个对焦点就密集地分布在约占取景器面积23%的,面积为8mmX15mm的椭圆中,眼睛看到哪里照相机就对焦在哪里,对焦速度比EOS 5型快了近四倍。这款高档照相机的推出,标志着佳能公司在眼控自动对焦技术方面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佳能公司在推出EOS 1N型时,还推出一款姐妹机EOS 1N RS型照相机。该机用厚度仅为0.023毫米的超薄膜聚酯薄片制造固定式半透明反光镜,上面再镀一层0.5微米的特殊蒸镀膜,在曝光中途摄影者仍可以从取景器中看到被摄体,这对于捕捉动态、长时间曝光是非常有利的。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化摄影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由于数码字化摄影的优点,大有后来居上趋势。1995年世界上数码照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而到了1996年几乎增加了倍数,达到81万,19年提高到100万,1998年达到200万。

佳能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变化,为尽快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需求,佳能公司率先开发能够使用自动对焦镜头的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照相机,1995年佳能公司与柯达公司合作以EOS 1N型为原型的基础上,推出了EOS DCS1、EOS DCS3、EOS DCS5型三款单反数码照相机。1998年又推出EOS D2000、EOS D6000型。D2000型也是以EOS 1N型为原型,达到当时最高200万像素的单反专业数码照相机,是世界上第一款装有1.8英寸彩色LCD显示器,在当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大放光彩,许多专业摄影工作者,从这款数码照相机开始,冷落了传统照相机。

众所周知,数码照相机的核心部件是电荷偶合器件,简称CCD传感器,由于生产成本高,使得数码照相机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影响了数码照相机的普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佳能公司在数码照相机研制中,独自开发了CMOS传感器,2000年推出具有325万像素,用CMOS以EOS 30为原型的单反数码照相机EOS D30型,揭开了数码照相机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在数码照相机的品种上,除单反数码照相机外,小型数码照相机的开发上,佳能公司也为各种用户推出一系列数码照相机,以适合摄影爱好者的不同需求,有A 系列、IXUS系列、S系列、Pro系列、G系列等。

A系列像素在100-200万左右,主要为家庭用户设计。A40与A200是这个系列的代表机型,他们以简单的操作和较高的性价比受到了家庭用户的欢迎。 IXUS系列是时尚的象征。从最早的IXUS V到最新的IXUS V3都借鉴了佳能IXUS系列ASP相机那小巧精致的外观设计,加上不俗的成像质量,得到了年轻时尚人士的一致认同。

S系列像素在介于家用的A系列与高档的G系列之间,功能非常强大,均与当时的G系列相机相当,仅在部分参数上略有逊色,像素数200-400万左右,目前的代表机型是410万像素的S45。

1998年Pro系列推出第一款相机--Pro 70,以成像出色深得不少摄影爱好者喜爱。2001年初推出的Pro 90 IS是一款具有光学稳定系统的10倍变焦数码相机,相当于135照相机镜头37-370mm,是望远摄影爱好者的宠儿。

G系列为高档型,早期的G1,像素为334万,突破性地用了旋转式LCD的设计,不仅方便了多角度取景,而且可以有效保护显示屏不被划伤。而后又推出了G2与G3,像素达到410万。其中G3用了佳能最新开发的DIGIC芯片,对影像质量、对焦精度以及对焦速度均有所提高,同时它还改善了影像暗部与亮部在细节上的处理。

佳能的目标是做数码影像领域产品和服务的全面提供商。相对于其他数码相机厂商而言,在数码照相机的发展上,佳能公司有着超前的意识与生产多年数码照相机的经验。佳能的产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既有针对专业摄影师市场的,也有针对消费类市场的,而且应该说非常均衡,和传统领域的表现一样出色。

在2002年初,为明确佳能在影像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市场策略,佳能提出了"完美影像之道"这个口号。这个口号贯穿在广告、公关传播、活动、促销、渠道建设等各项具体的工作中。在新的一年中,佳能将进一步拓展数码相机市场,在扩大中国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方面,佳能已经树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2002年年初佳能公司又推出具有650万像素的EOS D60型数码单反机,而到了年末又推出EOS 1Ds,达到了1110万像素,这款数码照相机用顶级专业机EOS 1V为原型,并吸取在2001年推出的EOS 1D的经验。该机最大亮点是配备了与35毫米胶卷尺寸相同的CMOS传感器。也就是说在使用镜头上,再也不要镜头焦距去乘以系数,数码照相机也有超广角镜头的大视角了,让人们刮目相看。可以说传统135照相机迎来了真正的对手。

1945--第二次大战后,已经能独立制造镜头。

1946--Canon制造出第一颗镜头 Serenar 50mm f/3.5I。

1951--因Serenar 50mm f/1.8I响誉全世界,因为它改善了Gauss lenses 的缺点,也就是在大光圈有很差的表现,并且有高解析力的影像。

1961--50mm f/0.95缔造了Canon的另一个胜利,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快的镜头。

1968--FL 50mm f/1.4II被权威的Camera Mainichi Lens White Paper评定为No. 1,使Canon具体化优秀颜色的重现的方法,该方法后来成为评估所有日本SLR镜头的标准就在此时,正研发luorite的使用当成可替代的镜头材料,fluorite有很特殊的光学特性(红光到绿光的折射程度与绿光到蓝光大不相同称特殊局部色散(extraordinary partial dispersion),该特性可以减少经achromat改善后的第二光谱Secondary Spectrum,但是前提是要够大的无杂质fluorite,在自然界的uorite太小不足以做镜头的情况下Canon发展出无杂质人造fluorite水晶技术.(ps:早在1800人类就知道fluorite的特殊的光学特性)。

1969--发表FL-F 300mm f/5.6,世界上第一个使用fluorite的摄影镜头人造fluorite的发明与使用对镜头的最大贡献是:

(1)减少色散 色散经achromat改善后仍有第二光谱,而且achromat改善有其理论极限焦距 x 2/1000,对於超望远镜头尤为明显,fluorite的出现大大的改善这个问题 。

(2)减少超望远镜头长度(利用fluorite的低折射) (ps:人类在此之前有用fluorite做显微镜,因为不需太大的fluorite)。

11--发表FD镜头系列使Canon继FL-F 300mm f/5.6后获得更多的表扬FD系列的特性是高反差,锐利,色彩均衡,易於操作,机械化的品质其中FD 55mm f/1.2 AL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非球面的SLR镜头这是在镜头制作上的一大胜利,因为传统球面镜头镜头边缘的光线不会汇聚到焦点而产生模糊的点,此因不同的折射率所致,导致大光圈易产生flare(因光线在镜头内反射而产生光点,此光点可大可小,涵盖整张相片或局部)或ghost(flare的一种,与原影像成相反对称),(此乃前辈告戒新手少用最大光圈之理由)此传统球面镜头的缺点皆由非球面镜头获得改善,方法是减少镜头边缘光线折射的陡度。

13--TS 35mm f/2.8 SSC允许摄影师平行移动光轴或顷斜镜片,分别是改变和景深,这是原本大型相机才有的功能. SSC是Super-SpectraCoating,用来增加透光率和色彩重现FD 35-70mm f/2.8-3.5 SSC,短范围变焦,大光圈,提供拍照很好的方便和简易摄影师原本质疑它比定焦差,后来被它优秀的表现吸引而使用它。

14--FD 300mm f/2.8 SSC,使用fluorite,高水准,很快成为运动摄影最佳选择,在足球摄影更显其长处。

15--FD 400mm f/4.5 SSC,后对焦系统(Rear Focusing System),更顺畅对焦和轻巧机械构造.另一是variable focus pitch system,使近摄对焦更迅速。

其间 FD系列持续发展。

1982--FD 14mm f/2.8L 非球面,此系列最广角镜FD 35-70mm f/3.5-4.5用molded lens barrel来减轻重量。

1985--FD 35-105mm f/3.5-4.5业余平价非球面镜,因发展出非球面镜大量生产技术。

Canon的设计目标是特有的高品质镜自生产后10年内仍保持领先EF镜头系列的品质建构在FD的优秀光学水准,加上自动对焦的功能FD镜头系列是给F-1相机系统之如EF镜头系列是给Canon EOS SLR两者最大的差异是接环,EOS接环直径大且是以机械固定电子式控制1987--EF 50mm f/1.8 第一个自动对焦镜EF 300mm f/2.8L USM 第一个超声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驱动的镜头USM的特色是高扭力使得自动对焦有最佳的表现,安静,快速对焦,启动/停止快高精度。

1989--EF 50mm f/1.0L USMEF 80-200mm f/2.8L EF 20-35mm f/2.8L。

1990--USM更上层楼EF 35-135mm f/4-5.6 USM 第一个使用"环型"USM大量制造的镜头。显而易见的,在提供自动对焦后EF最大的挑战是保持或超越FD优秀光学性质

1995--EF 75-300mm f/4-5.6 IS USM影响稳定(Image Stabilizer)镜头第一次发表。

数码相机CCD1/1.8英寸400万像素和CCD1/2.5英寸1000万像素哪个效果好?

相机可以调远近焦距用的是光学原理,焦距是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强弱。

焦距是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当光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景深变大,光心到焦点之间距离变小时,景深变小。

扩展资料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聚到一点上,当一束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的光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透镜中的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百度百科-照相机

索尼相机红灯亮下 拍的时候是干嘛的

原理上CCD大的好,但是评价个相机是需要综合评价的,建议您把拟对比的两款相机具体品牌和型号补充说明出来,大家才可以给更贴切的意见建议

补充:45和95比较---我的意见:

ccd和镜头算是核心所在。除了CCD尺寸、手动功能,95的光学防抖、千万像素、面部优先对焦等大多项目都偏强,如果家用为主,个人觉得不必要换,45基本可满足,反正需要印放大照片很少;如果有摄影爱好,喜欢拍点旅游、风景、扫街什么玩的,95会比较好用,也轻便多了。如果摄影爱好有低烧,建议别换了,等合适机会要换就换个强大些的,这档机子烧不红的

什么是AiAF对焦方式

那是对焦灯,光线暗的时候有助于你的相机准确对焦,以便照出焦点清晰的相片

了解一下:

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从基本的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轴心以外无论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一、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相机绝大部分镜头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

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我们购买使用数码相机时,不仅应关注其CCD像素多少、曝光方式、附加功能等,也应该关注其用了哪些自动对焦技术。

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 ]”。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佳能PowerShot S45就支持多达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对于多点自动对焦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要分清其对焦点是否能手动选择。在多点自动对焦的基础上,现在还有产品用了更为高级的FlexiZone AF/AE技术 ,即可以在全画面任意位置手动选择对焦点,这无疑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对焦区域和构图的灵活性,使用FlexiZone AF/AE技术,即使取景器画面中的焦点的位置及曝光重点偏离中心甚至在边缘,相机也可以完全控制。这一自动对焦技术,完全超越了传统相机的固定式多点自动对焦。

现在数码相机越来越重视自动对焦功能,尤其是几家传统相机的生产商,将传统单反相机中的高级自动对焦技术也应用在数码相机中。比如尼康很早前就将其5点智能对焦技术用于其数码相机中。而美能达DiME F100是世界上第一部支持区域自动对焦、景物跟踪自动对焦以及自动数码预置程序对焦功能的数码相机。区域自动对焦和景物跟踪自动对焦功能使相机能够通过三维空间为拍摄提供相当精确的对焦操作。如果要拍摄移动景物,则可以激活景物跟踪对焦系统,激活的自动对焦传感器可以显示对焦框并随着景物的运动而移动。这部相机还支持自动数码预置程序对焦功能,可自动在五种预置程序中选择最合适的对焦模式,使曝光操作和图象处理效果达到最优。

此外有些数码相机(如佳能的PowerShot S60)还具有特殊的“包围对焦”功能。对于选定的焦点,可拍摄3张照片,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前,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后,特别适合于难以精确对焦的微距摄影。佳能相机还有连续的AF模式,使得相机能够自动连续聚焦,而无须中途按下快门释放按钮,连续的AF模式对拍摄移动的目标非常有用。而Sony F717/F828的激光全息对焦技术 (Laser light illumination)能在完全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对焦,获得清晰的画面。

由于目前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不具备多点自动对焦功能,这里再谈一下对于不具备多点对焦功能的产品,我们可以使用对焦锁定功能进行弥补。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使主体处在AF区域内,这时就锁定了被聚焦物体的位置。然后,一直保持半按住快门按钮,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即可拍到所选择主体清晰的画面。而且大多数产品在锁定对焦的同时,也锁定曝光量,确保用户能够得到对焦及曝光都正确的照片。

三、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对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能够适应绝大多数拍摄情况,但不论现在数码相机上的自动对焦技术多么先进,由于现实的拍摄环境及对象千变万化,自动对焦总有失误和难以胜任的时候。我们还离不开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手动对焦。比如用被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对细线条的被摄体自动对焦较困难,在低反差,弱光下的对焦也很困难。而用主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也存在当被摄体能吸收光或波时的对焦困难,还存在透过玻璃对焦困难等缺点。因此是否具备手动对焦功能,是衡量一台数码相机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

由于数码相机本身是光电一体化的电子产品,因此与传统相机不同,在数码相机上自动对焦方式应用非常广泛,反而有很多产品都不具备完善的手动对焦功能。即使有也和传统相机上用的双影合一连动测距、裂像式微棱等手动对焦不同,大多数数码相机(专业型单反数码相机例外)的手动对焦实际上仍为原始的目测估算距离的对焦方式。即估算出被摄体的大致距离后,用按纽设定对焦距离。只有美能达A2、SONY F828等个别准专业数码相机可以使用镜头上的对焦环进行手动对焦。此外理光的GX等数码相机能够通过机身按钮直接连续对焦,也比较有特色。另外在手动对焦时由于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通常较小,而且像素数也较少,因此很难精确地检查对焦是否清晰,好在有些数码相机可以放大液晶显示屏上的图像来检测对焦状况。

有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并不具备任何对焦功能,但同样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出清晰的画面。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讲一下“景深”的概念: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 对于短焦距、小光圈的镜头景深比较大,人们就称对焦点前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数码普通傻瓜相机和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就利用了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超焦距),省去了对焦功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普通民用数码相机CCD面积大大小于35毫米胶片,因此在同样焦距和光圈下,数码相机的景深也要大不少,一方面使利用超焦距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用数码相机拍出浅景深作品很难。

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对焦功能除了可弥补自动对焦的不足外,还有很多其他应用。比如使用手动对焦配合超焦距的应用,可以方便的抓拍动态景物,在拍摄无限远画面及微距拍摄时往往也要用到手动对焦,使用手动对焦还能提高数码相机的反应速度。因此灵活应用手动对焦也是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应该掌握的重要技巧。

baidu问问问.../懂相机的朋友狂进..!

我说说自动对焦吧。

<br>自动对焦靠相机自身的对焦系统来完成。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br>

<br>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br>

<br>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br>

<br>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br>

<br>------------------

<br>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br>

<br>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 ]”。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佳能PowerShot S45就支持多达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br>

<br> 对于多点自动对焦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要分清其对焦点是否能手动选择。在多点自动对焦的基础上,现在还有产品用了更为高级的FlexiZone AF/AE技术 ,即可以在全画面任意位置手动选择对焦点,这无疑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对焦区域和构图的灵活性,使用FlexiZone AF/AE技术,即使取景器画面中的焦点的位置及曝光重点偏离中心甚至在边缘,相机也可以完全控制。这一自动对焦技术,完全超越了传统相机的固定式多点自动对焦。

<br>

<br>由于目前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不具备多点自动对焦功能,这里再谈一下对于不具备多点对焦功能的产品,我们可以使用对焦锁定功能进行弥补。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使主体处在AF区域内,这时就锁定了被聚焦物体的位置。然后,一直保持半按住快门按钮,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即可拍到所选择主体清晰的画面。而且大多数产品在锁定对焦的同时,也锁定曝光量,确保用户能够得到对焦及曝光都正确的照片。

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从基本的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轴心以外无论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一、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相机绝大部分镜头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

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我们购买使用数码相机时,不仅应关注其CCD像素多少、曝光方式、附加功能等,也应该关注其用了哪些自动对焦技术。

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 ]”。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佳能PowerShot S45就支持多达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对于多点自动对焦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要分清其对焦点是否能手动选择。在多点自动对焦的基础上,现在还有产品用了更为高级的FlexiZone AF/AE技术 ,即可以在全画面任意位置手动选择对焦点,这无疑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对焦区域和构图的灵活性,使用FlexiZone AF/AE技术,即使取景器画面中的焦点的位置及曝光重点偏离中心甚至在边缘,相机也可以完全控制。这一自动对焦技术,完全超越了传统相机的固定式多点自动对焦。

现在数码相机越来越重视自动对焦功能,尤其是几家传统相机的生产商,将传统单反相机中的高级自动对焦技术也应用在数码相机中。比如尼康很早前就将其5点智能对焦技术用于其数码相机中。而美能达DiME F100是世界上第一部支持区域自动对焦、景物跟踪自动对焦以及自动数码预置程序对焦功能的数码相机。区域自动对焦和景物跟踪自动对焦功能使相机能够通过三维空间为拍摄提供相当精确的对焦操作。如果要拍摄移动景物,则可以激活景物跟踪对焦系统,激活的自动对焦传感器可以显示对焦框并随着景物的运动而移动。这部相机还支持自动数码预置程序对焦功能,可自动在五种预置程序中选择最合适的对焦模式,使曝光操作和图象处理效果达到最优。

此外有些数码相机(如佳能的PowerShot S60)还具有特殊的“包围对焦”功能。对于选定的焦点,可拍摄3张照片,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前,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后,特别适合于难以精确对焦的微距摄影。佳能相机还有连续的AF模式,使得相机能够自动连续聚焦,而无须中途按下快门释放按钮,连续的AF模式对拍摄移动的目标非常有用。而Sony F717/F828的激光全息对焦技术 (Laser light illumination)能在完全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对焦,获得清晰的画面。

由于目前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不具备多点自动对焦功能,这里再谈一下对于不具备多点对焦功能的产品,我们可以使用对焦锁定功能进行弥补。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使主体处在AF区域内,这时就锁定了被聚焦物体的位置。然后,一直保持半按住快门按钮,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即可拍到所选择主体清晰的画面。而且大多数产品在锁定对焦的同时,也锁定曝光量,确保用户能够得到对焦及曝光都正确的照片。

三、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对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能够适应绝大多数拍摄情况,但不论现在数码相机上的自动对焦技术多么先进,由于现实的拍摄环境及对象千变万化,自动对焦总有失误和难以胜任的时候。我们还离不开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手动对焦。比如用被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对细线条的被摄体自动对焦较困难,在低反差,弱光下的对焦也很困难。而用主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也存在当被摄体能吸收光或波时的对焦困难,还存在透过玻璃对焦困难等缺点。因此是否具备手动对焦功能,是衡量一台数码相机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

由于数码相机本身是光电一体化的电子产品,因此与传统相机不同,在数码相机上自动对焦方式应用非常广泛,反而有很多产品都不具备完善的手动对焦功能。即使有也和传统相机上用的双影合一连动测距、裂像式微棱等手动对焦不同,大多数数码相机(专业型单反数码相机例外)的手动对焦实际上仍为原始的目测估算距离的对焦方式。即估算出被摄体的大致距离后,用按纽设定对焦距离。只有美能达A2、SONY F828等个别准专业数码相机可以使用镜头上的对焦环进行手动对焦。此外理光的GX等数码相机能够通过机身按钮直接连续对焦,也比较有特色。另外在手动对焦时由于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通常较小,而且像素数也较少,因此很难精确地检查对焦是否清晰,好在有些数码相机可以放大液晶显示屏上的图像来检测对焦状况。

有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并不具备任何对焦功能,但同样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出清晰的画面。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讲一下“景深”的概念: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 对于短焦距、小光圈的镜头景深比较大,人们就称对焦点前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数码普通傻瓜相机和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就利用了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超焦距),省去了对焦功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普通民用数码相机CCD面积大大小于35毫米胶片,因此在同样焦距和光圈下,数码相机的景深也要大不少,一方面使利用超焦距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用数码相机拍出浅景深作品很难。

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对焦功能除了可弥补自动对焦的不足外,还有很多其他应用。比如使用手动对焦配合超焦距的应用,可以方便的抓拍动态景物,在拍摄无限远画面及微距拍摄时往往也要用到手动对焦,使用手动对焦还能提高数码相机的反应速度。因此灵活应用手动对焦也是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应该掌握的重要技巧。